投稿须知
  《南方农业学报》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,主要刊登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,包括研究报告、技术经验总结、研究简报、文献 ...

紫外线诱变对玫烟色棒束孢生物学特性的影响

作者: 王兴民 [1] 罗莹 [1] 龙秀珍 [2] 赵晶 [1] 任顺祥 [1]

关键词: 玫烟色棒束孢 紫外线诱变 生物学特性 毒力

摘要:[目的]探讨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对玫烟色棒束孢菌落生长、产孢量、毒力及胞壁疏水蛋白(FAE蛋白)含量的影响,以获得最佳紫外线诱变时间,为深入研究玫烟色棒束孢提供科学依据.[方法]取玫烟色棒束孢sp.1菌株原始菌落配制成1×106个/mL的孢子悬浮液恒温培养20 h后,分别取4mL孢子悬浮液于紫外光灯下照射5、7、10、20、30min,吸取10 μL不同照射时间的孢子悬浮液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培养后测定菌落直径、产孢量、毒力及FAE蛋白含量.[结果]经不同诱变时间处理的sp.1菌株再培养后,其菌落生长和产孢量存在一定差异,其中以诱变10 min处理的孢子生长速度最快、产孢量最多,此诱变时间的菌株对小菜蛾2~3龄幼虫的致死中时间最短,为1.97 d,明显优于其他诱变时间处理的菌株和原始菌株.诱变株FAE蛋白含量也因诱变时间不同有较大差别,其中以诱变10 min处理菌株的FAE蛋白含量最高,达3.46 μg/mg,显著高于其他诱变时间处理和对照处理(P<0.05).SDS-PAGE分析结果显示,紫外诱变株与对照株之间FAE蛋白条带也存在明显差异,诱变10 min处理在20.0~30.0 kD和66.2 kD处有较高浓度的FAE蛋白.[结论]玫烟色棒束孢具有耐紫外照射的特性,紫外线诱变10 min能使玫烟色棒束孢产生正突变.


上一篇: 广西不同稻作区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分析
下一篇: 基于GIS与地力评价的耕地利用类型分区——以河南温县为例

版权所有 © 广西农业科学院 桂ICP备06003474
主办:广西农业科学院   地址:南宁市大学东路174号  邮政编码:530007